兩百年的追尋
約翰奈許的皇家軸線

隨著白晝增長氣溫高升,夏天慢慢地走入倫敦,此地建築界的溫度也漸漸的熱了起來。當所有英國人都在電視機前關心英國隊在世界盃的表現時,一個由新倫敦建築(New London Architecture)主辦,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IBA)與建築基金會(Architecture Foundation)協辦的倫敦建築節(London Festival of Architecture)也正在熱烈地展開。活動從六月十九日開始到七月四日橫跨三個禮拜,分成三個主題區域,舉辦超過三百項的大小活動。這個涵跨了展覽、表演、演講、實地導覽等活動的建築慶典,要讓所有在倫敦生活的人或是對建築有興趣的人都能更進一步了解這個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1

建築節第一週的主題是”Nash Rambles”。西元1810年,當時還是攝政王的喬治四世(George IV)委託建築師約翰奈許(John Nash),規劃了倫敦西區最重要的南北向軸線"攝政街(Regent street)"用以連結北邊的攝政公園(Regent’s Park)與南邊的聖詹姆士公園(St. James Park),距今剛好是兩百周年。各項活動集中在攝政街上,除了介紹奈許的歷史背景以及正在進行的修繕工程;並有一系列關於行人徒步空間的演講與討論。

第二週的主題”High Street 2012”則位於倫敦東區。High Street連結了倫敦舊城區與2012年奧運主場館,同時也將是奧運馬拉松競賽項目的最後六公里賽程。儘管籠罩在金融風暴的陰影下,許多相關建設與更新計畫仍繼續進行著,而建築節活動中將會有相關工程的導覽與簡介。本週主題範圍還包括了東邊金融區Canary Wharf,以及因應奧運所舉行的Aldgate新地標國際競圖。(註一:Aldgate是倫敦最東邊的舊城門所在地。倫敦共有七座舊城門,其中五座是由羅馬人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三世紀,而Aldgate是最東邊的一座,在250年前被拆除。這次的競圖將會為這個地方選出2012奧運舉辦時的新地標。)

最後一週的主題是”Bankside Urban Forest”,是以泰唔士河畔的生態與城市發展的關係為主軸,呈現出南岸這幾年來的改變。值得一看的活動有”The Oikos Project”,由來自柏林的德國建築師Kobberling與Kaltwasser利用資源回收材料建造的水母劇場(Jellyfish Theater),並舉辦了一系列的表演;還有七月四日在倫敦著名的傳統市場Borough Market舉辦的一系列烹飪與食材的展示。(註二:Borough Market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十三世紀,但是真正有固定的地點則是從西元1755年開始。)

追尋奈許的腳步-皇家軸線的形成
關於第一週的活動主角:攝政公園、聖詹姆士公園與攝政街,這些地名對大部分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它們也一直是倫敦觀光的必遊景點,然而這條南北向的”皇家軸線(the Royal Mile)”在建築與都市規劃上的重要性與歷史背景卻少為人知。

18世紀的倫敦人口快速膨脹發展,為了要塑造首都的形象成為新興帝國的中心並和歐洲大城相提並論,倫敦在接下來的兩百多年間陸續展開了一系列的建設,其中一項關鍵的規劃就是這條南北向軸線的形成。當時的Department of Woods and Forests(後來與相關部會合併成為今天的皇家財產局,the Crown Estate)首席建築師John Fordyce提出了一份很重要的報告,希望能藉由縮短北方皇家狩獵公園(Marylebone Park, 也就是Regent’s Park的前身)與南邊政治中心白廳區(The Whitehall)的交通時間來提高開發攝政公園(Regent’s Park)的價值與潛力。西元1809年,約翰奈許(John Nash)成為新任命的首席建築師之後,開始著手整合這個皇家軸線計畫,並在西元1810年由國會正式批准執行。

一直以來倫敦的城市發展有兩個焦點,一個是東邊的舊城區(City of London),也是倫敦經濟的重心,證券交易所、銀行、公司總部都設於此地。另一個是西南邊的白廳區(The Whitehall)。這裡是英國的政治中心,皇宮、國會大廈與許多政府機關、外交使館都位於此。兩者原本靠泰唔士河的水運連結,但隨著舊城往西發展,白廳區往北發展,兩者交織成現在熱鬧的西區(The West End)。而這條皇家軸線就位於西區的正中央,負起連結南北,區分東西的任務。

2
軸線的地理關係

約翰奈許與皇室的關係開始於西元1796年,當時的奈許與合夥人得到了為當時的威爾斯王子(Prince of Wales)建造位於布萊頓(Brighton)的皇家行館工程,而這位威爾斯王子也就是後來成為攝政王(Prince Regent),繼而成為英國國王的喬治四世(George IV)。之後,奈許在西元1806年進入Department of Woods and Forests擔任建築師,開始了事業上的另一個高峰期。

這條由奈許主導,穿越了倫敦市中心的軸線依序連結了北邊的攝政公園(Regent’s Park)、波特蘭街(Portland Place)、牛津圓環(Oxford Circus)、攝政街(Regent street)一直到南邊的皮卡第里圓環(Piccadilly Circus)、滑鐵盧街(Waterloo Place)、聖詹姆士公園(St. James Park);東西兩側分別是較為粗陋的SOHO區與聚集了仕紳階級的Mayfair區。軸線上的兩個圓環(牛津圓環與皮卡第里圓環)也分別連結了東西向的交通。


聖詹姆士公園與皮卡第里圓環
興建之初,由於整個計畫牽涉到龐大的土地產權問題,在預算的限制以及地主的抗議之下,奈許不得不重新思考理想中的路線,於是原本規劃的筆直軸線,經過數次的修正而成為現貌;在現在的Langham Place以及Piccadilly分別向西彎移了一小段距離。

3
聖詹姆士公園往北看約克公爵紀念柱與Carlton House terrace

這最後的路線在1813年由國會通過,並在1816年從軸線南端開始動工:將作為攝政王的官邸的Carlton House前方的房子拆除形成一個小廣場,也就是今天的滑鐵盧街(Waterloo place),由於緊鄰著皇室房產,這條新道路很快就成為各大飯店、俱樂部、私人住宅聚集的的地方,奈許本人也在這裡設計了一棟房子作為工作室使用。西元1825年Carlton House被拆除,滑鐵盧街得以向南延伸,經由新設計的大階梯與約克公爵紀念柱(Duke of York Column, 1833)來連結聖詹姆士公園,形成完整的開放空間,紀念柱東西兩側則是奈許拆除Carlton House後重新設計的Carlton House terrace(1832年完工),沿著白金漢宮前林蔭大道(The Mall)往東西向延伸。

4
右側端景為約克公爵紀念柱,中央為皮卡第里圓環

軸線的發展從滑鐵盧街繼續往北進行,遇到皮卡第里街(Piccadilly Place)時碰到了難題。Piccadilly是當時主要的商業區,為了新圓環的規劃必須拆除超過250家的商店,鄰近的商業活動也被迫暫停。原本奈許完成的皮卡第里圓環(西元1819年)和牛津圓環非常相似,都是以十字交會的兩條街道區分成四個街廓面對圓環。然而今天的樣貌與原始設計差異非常大,主要原因是1886年通車的Shaftesbury 大道往西南側延伸連接了皮卡第里圓環,因此把阻擋在路線上位於圓環東北側的三角形街廓移除,使得圓環失去原本的對稱性,在當時的社會與論造成很大的爭議,並且對於如何在都市規劃的角度上恢復原本的完整性有很多的討論;譬如在圓環東北角利用拱門來連結Shaftesbury 大道或是乾脆把此三角形街廓變成開放空間,藉由紀念碑或噴泉作為圓環的焦點等等。後者就是後來採行的計畫,而這個愛神(The Eros)噴泉的新地標也在1893年的7月啟用。

攝政街
在圓環北側的攝政街,奈許設計了一條往西北彎延出去的扇形街道(The Quadrant)和圓環連接,這段扇形是計畫中往北延伸的主要商業走廊,兩側華麗的柱廊緊連著一樓的商店,樓上則是住宅。這裡很快就變成倫敦流行時尚的地標,體驗多彩城市生活的去處。過了扇形街道(The Quadrant)之後往北延續到牛津圓環的攝政街街道發展,因為開發商的不同而呈現多樣的風貌,有豪宅、教堂、戲院或商店等等,但是奈許還是盡可能協調沿街面建築物的高度與立面材料以達到高貴、別緻的整體感。

6
1819年的攝政街地圖
5
今日的扇形街道

儘管大部分的建築都在1913到1928年間陸續重建,攝政街當初的建築物如今都已不復存在,但是奈許原本的意圖以及街道的尺度,仍然可以在今天的攝政街與其繁華密集的商業空間中被觀察到。

攝政公園
軸線規畫進行的同時,奈許也開始著手設計攝政公園。自然與半自然的景觀設計裡,五十座別墅莊園與樹林、湖水運河等交織,周圍環繞著伴有美麗景觀的連棟房屋(Terrace House),公園南側(波特蘭街的北端)則設計了新月公園(Park Crescent)作為跨越繁忙的Marylebone Street並與軸線橋接的機制。整個規劃在1812年開始興建,周圍的連棟房屋也陸續開工,但是受到經費的限制,莊園的數量減少到26座,而最後真正興建的僅有5座。經過1815-1819年的拿破崙戰爭後短暫的經濟蕭條,大部分的建設在1830年前完成。

7
1830年的攝政公園地圖
奈許的本意原要將攝政公園變成攝政王的夏日行宮與貴族的私人庭園別墅區,周圍環繞運河,出入口有看守門房。然而工業革命後,中產階級的興起以及人口膨脹造成對開放空間的需求,公園的獨佔性已不容易維持;加上幾個重要的景點的興建,如1827年開幕的圓頂展示館(The Coliseum,在攝政公園東南角,1875年拆除)與1828年開幕的倫敦動物園(在攝政公園北側),國會在1836年正式開放攝政公園給一般大眾入內參觀,這裡很快就變成倫敦主要的休憩景點。在當時歐洲棋盤式軸線規劃的都市設計裡,奈許的設計確實提出了新的創意。在浪漫主義的氛圍下,把公園、住宅與城市規畫整合在一起,也是英國衍生出來的風景如畫風格(picturesque)的實現。


波特蘭街與牛津圓環

軸線從波特蘭街往南,原本要筆直的穿越Cavendish廣場東側的街廓與攝政街在牛津圓環相會,然而因為拆遷戶的反彈,還有波特蘭街南端的Langham Place複雜的土地產權問題,軸線不得不在此處往東彎移了一小段再連結從南往北延伸的攝政街。因此今天的牛津圓環位置,也較原本規劃的位置往東偏移了一小段。

9
All Souls Church的特殊造型

8
從攝政街往北看All Souls Church

為了動線上的連續性,奈許在Langham Place(現為Langham Hotel)東側設計了All Souls Church作為攝政街北側的端景焦點(西元1825年完工),利用圓柱的量體及外圈的柱廊形成的介面,順利把軸線往西北側導引進入波特蘭街以解決灣移造成的不連續。儘管All Souls Church哥德式尖塔的獨特設計在當時招致不少批評,卻也成功地在都市設計上向北延續了此軸線一直到新月公園(Park Crescent)還有攝政公園。(註三:波特蘭街是以當地的地主-波特蘭公爵的名字命名,在1770年代由建築師Robert Adam開闢。38公尺的路寬往北直通攝政公園,兩邊是高級住宅區,這是倫敦最寬敞的道路之一,而背後的原因是波特蘭街南端的Foley House(現為Langham Hotel)主人Foley爵士運用人脈透過國會法案,要求他的房子北邊看往攝政公園的景觀,不能有任何阻擋。因此新開闢的波特蘭街寬度38公尺就正好是Foley House的寬度。而奈許也沿用這樣的寬度,作為攝政街規劃的標準。)

至此,奈許的皇家軸線已經大致完成。但是在喬治四世於西元1830年過世之後,奈許頓時失去了事業上最重要的支持者,加上他爭議性的行事作風,身兼規劃者與投資商的腳色原本就招致批評,不久後也就宣布退休,在1835年失意過世。

迎接新世紀
奈許的都市規劃在1848年遇到了第一次的改變。攝政街扇形街道的拱廊(The Quadrant)是攝政街上的重要地標,然而使用的商家卻認為拱廊阻礙了採光,而且可以阻擋風雨的功能也引來了流浪漢和妓女等的聚集導致治安問題影響生意,所以投票決定拆除了拱廊部分。當時的建築雜誌(The Builder)有這樣的評論"現代倫敦最具特色的地方失去了表情,這是市民的損失"。

10
畫家筆下1837年的攝政街扇形街道,兩側的拱廊尚未拆除

1908年,建築師Norman Shaw在扇形街道(The Quadrant)完成了有著宏偉石造立面的Piccadilly Hotel。皇家財產局和Shaw原本期待這個華麗的立面設計可以延續至整個扇形街道而成為新的攝政街立面,卻因商家擔心龐大的營建費用與採光問題的疑慮而遭到強烈反對。最後在Reginald Blomfield爵士簡化原本的設計之後,變成今天看到的樣子。整條攝政街陸續進行改建,所有奈許當初的設計都已消失,工程在1927年完成並在同年六月舉行盛大的開幕儀式。包括前述的皮卡第里圓環在1890年代的改變,這條軸線在倫敦進入20世紀後有了新面貌。

進入21世紀,在打造低碳城市的承諾下,英國皇家財產局陸續投入了七億五千萬英鎊,在古蹟保存、流行時尚、街道品質的主軸下進行攝政街的改善計畫。目前為止,大約三分之一的建築都在保留立面的情況下完成重建,許多國際知名的品牌也進駐於此。

11
皮卡第里圓環改善後效果圖(Atkins提供)

另一項重要的議題就是行人動線的改善,希望藉由減少交通帶來的噪音、汙染與危險,強化沿街面與行人的連結。在2009年11月完成的牛津圓環改善,讓人行道空間比原來多出了三分之二,行人保護時相的設計也減少了動線節點。而皮卡第里圓環與滑鐵盧街的改善也正在加緊進行中。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這條由奈許在兩百年前完成的皇家軸線,就會轉型成現代的市民開放空間,更緊密的橋結南北兩個重要的綠地,滲透到東西的SOHO與Mayfair區。

12
牛津圓環改善後的樣子(Atkins提供)

(本文同步發表於建築師雜誌八月號,圖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