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建築

談文藝復興就一定要知道兩個人,Brunelleschi (1377-1446)與Bramante (1444-1514)。

從佛羅倫斯的開始的文藝復興,反映在建築的領域裡的第一位建築師就是Brunelleschi。他在佛羅倫斯留下許多作品,反映了古建築元素也加入自己的創意,為接下來的盛期文藝復興(High Renaissance)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1

Bramante緊接著Brunelleschi開啟了文藝復興的盛世,從米蘭發跡後來到羅馬,最出名的案子就是San Pietro in Montorio教堂中庭裡的Tempietto與聖彼得教堂的規劃。雖然應該先談Brunelleschi立下的典範,不過這裡還是先讓繼續我們在羅馬的旅程。

Tempietto
建於西元1502年,位於羅馬的Janiculum山丘上,San Pietro in Montorio教堂的中庭裡。Tempietto在義大利文裡就是small temple,這個教堂的確很小,圓形的平面直徑只有8公尺,高度13公尺。
2

原本計畫在矩形的中庭裡設計了圓形的柱廊包圍著Tempietto,不過後來只蓋了小教堂。16根Tuscan圓柱往內對應到16根壁柱,兩兩之間又有內凹的半圓形壁龕,每個元素本身與其他元素之間都有嚴謹的比例關係,這樣的形式在後來很多的教堂裡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3
石階組構的細部設計

4
橫飾帶上的三槽板與浮雕

Santa Maria del Popolo
原本是一座12世紀初仿羅馬式的教堂,在1472年重建,是早期文藝復興形式的建築,本身並無太特殊之處。不過室內的裝修則是聚集了許多一時之選的藝術家(如拉斐爾)。

5
後殿是Bramante在1502年的設計,北側的基奇禮拜堂與其圓頂則是拉斐爾的設計。不過這個禮拜堂是在拉斐爾過世之後陸續由他的門徒與貝里尼在1652年完成的。教堂的立面也在1655年由貝里尼修改成巴洛克形式(不過跟其他的巴洛克教堂相比,這個立面顯得樸素很多)

教堂的Cerasi禮拜堂裡還有兩幅卡拉瓦喬的名畫。

6
拉斐爾設計的基奇禮拜堂圓頂

7
教堂的立面與旁邊的城門都是貝里尼的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教堂的位置-波波洛廣場。廣場位於舊羅馬城的北側城門(Porta del Popolo)旁邊(城門的內側是貝里尼的設計),是羅馬通往北義大利的隘口,也是旅人進入羅馬的第一印象。原本梯形的廣場由建築師Valadier在1811-22年改建成現在橢圓形的樣子,令人想到貝里尼的聖彼得廣場。

8
廣場往南放射的三條大道

從廣場往南放射出去的三條直線大道由兩座立面幾乎一樣的教堂(Santa Maria dei Miracoli與Santa Maria di Montesanto)分開;三條軸線分別連結了城內幾個重要的場所,而廣場上的方尖碑則形成了街道的端景。這是16世紀末教宗Sixtus V整建羅馬的重要計畫之一。

9
往西俯瞰波波洛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