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

聽!建築說故事:用雙手開始設計的建築師 蘇富源 (2024/06 中央廣播電台專訪2)

二代建築師的蘇富源因為對設計行業有興趣,因此在成大化工系畢業後再考入中原大學建築系,他說:「生活經驗都是一種累積」,當年大學沒有填建築系的原因,是因為家人認為這個行業辛苦,但身上的DNA還是對建築有興趣,並且到賓州大學拿了建築碩士學位....

聽!建築說故事:邊緣地景裝置設計述說竹架構故事 (2024/06 中央廣播電台專訪1)

對於建築有份熱情的蘇富源建築師,談到北美館邊緣地景裝置設計,他表示:「以竹子為主要材料,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他本身負韌性、且容易位移的特質,如何以2000多根竹子架構,對於室內展廳,並且竹子是有機的生命材料,也就是室外美術舘的概念....

臺灣建築獎與中生代建築師座談會 (2024/02 建築師雜誌)

曾光宗(以下簡稱曾):「臺灣建築獎」今年邁入了第45屆,這獎項在建築專業界裡,是十分客觀且普遍受到重視的獎項。假如它對於臺灣建築發展有助益的話,應該可以顯現在一些指標上,但是經統計後發現近十年臺灣建築獎各類獎項共51件作品中,屬於中生代建築師(年齡大致為40-50歲範圍)所設計的僅有11件,....

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 (2022/08 建築師雜誌)

一個城市作為建築的集合體,本身就具有時間與空間的連續性,從來也無法單獨的抽離某一部分去看待,這次的命題:歷任總統圖書館,基地位置的選擇也讓人不得不去面對這樣的連續性。正因為基地旁邊的總統府(或者應該稱之為總督府比較恰當?)存續至今,不論從建築、都市或政治的角度上都正在企圖建立一種永恆性....

08.教育.實踐大學民生學院教學大樓及學務大樓建築更新 (2020/10 熟成台北-20種老屋生活配方)

都市是成千上萬的人們成長的地方,撇除身體上的成長,知識上與精神上的成長,有賴於一種對於過去的了解,以及追求未來的想望。簡單來說,所謂的教育即是這種連結時間的能力,連結人的過去與未來、物質的過去與未來,教人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因而變得成熟....

獨樹一格的泉益大武崙加油站 (2019/01 玻璃世界)

新與舊的間隙或時間的詮釋 / 臺灣建築獎得獎感言 (2019/02 建築師雜誌)

舊建築的更新往往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評估:安全、需求、美感。大部分的更新案例,在工期與經費的考量下,往往只能滿足前兩項要求,很少談及第三個美感層次。但是當一棟建築物有機會去除原有皮層,只留下必要的基本結構,在形態上回應空間形成的必要元素時,我們該如何重新討論空間構成與其承載生活之間的關係,並且是建構在安全的結構之上,是本案最大的挑戰....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教學大樓及學務大樓建築更新 (2017/12 建築師雜誌)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教學大樓原建築為五十年之三層樓之鋼筋混凝土樑柱系統、屋頂木構造山形桁架、南側設置廊道之傳統校舍建築。為實踐大學當年創校之第一棟建築。學務大樓原建築為四十年之四層樓之鋼筋混凝土樑柱系統、屋頂拱形力霸鋼架系統之校舍建築。曾為體育館、圖書館等,經多次機能變更之增改建。原建築之狀況與問題包括了....

年輕世代的建築發展現象 (2017/05 建築師雜誌)
蘇富源、沈庭增、劉嘉驊

討論這個議題之前,也許應該先定義何謂年輕世代。畢竟建築養成是長時間累積的過程,這裡想討論的,應該是已經開始藉由真實案件的操作去表達想法,但受限於資歷尚淺與環境狀況,還在嘗試著找出自我風格的"相對"年輕的建築人。這群人所面對的不僅是當前整體環境衰退的狀況,還有建築生態(包括建築教育、法令制度、施工技術等)長久以來的積習。如何在這樣的重重夾縫之間走出自己的樣子,有幾個現象可以觀察....

實踐大學更新 隱而不顯成典範 (2017/05/02 中國時報)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教學大樓及學務大樓建築更新案,由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林聖峰帶領的嶼山工房團隊,與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清禾設計、東建結構及華春營造歷經4年完成,現入圍2017《遠東舊屋改造特別獎》....

老屋驚奇系列-實踐大學鬼屋校舍 重生後超美還得獎 (2017/02/19 蘋果即時新聞)

不少老校舍在歷經歲月淬鍊後,都碰上改建難題;1958年創立的實踐大學(原實踐家專),這幾年也面臨創校第一批校舍改建的命運。在建築設計系助理教授林聖峰與建築師蘇富源團隊努力下,擁有超過50年歷史的校舍,採用更新重新獲得新生,新落成的校舍,結構獲得補強、內外得到更新,也保留原本校舍的風貌與精神,還獲得今年由北市都更處主辦的「老屋新生大獎」金獎殊榮,有學生戲稱校舍以前晚上經過像鬼屋,現在近來上課心情就變好了....

實踐大學學務大樓 (2016/11 台灣建築雜誌)
作品 1469

實踐大學學務大樓結構補強與建築更新設計案,原建築為四層樓之鋼筋混凝土樑柱系統、屋頂拱形力霸鋼架系統,四面採光之校舍建築。曾為體育館、圖書館等,經多次機能變更之增改建。建築結構補強,依其原結構之秩序關係與更新後行政辦公之機能空間需求與配置,採十字型之內部局擴柱及翼牆、剪力牆設置方式進行....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教學大樓 (2016/11 台灣建築雜誌)
作品 1468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教學大樓結構補強與建築更新設計案,為學校民生學院建築群興建及建築更新計畫之第一期工程。原建築為三層樓之鋼筋混凝土樑柱系統、屋頂木構造山形桁架、南側設置廊道之傳統校舍建築。為實踐大學當年創校之第一棟建築.....

薄膜結構顛覆對加油站的想像─公道五加油站設計 (2016/03 欣建築/作品導讀)
回應基地周邊環境特色 本案地處中山高速公路通往新竹市區的主要幹道-公道五路上,車流量龐大。基地周邊玻璃帷幕的高科技廠辦林立,而順向西行不遠則是世博園區。基於環境的特性,我們從設計的最初就積極與業主討論突破傳統加油站印象的各種可能性.....

公道五加油站 (2015/09 台灣建築雜誌)
作品 1340

本案地處中山高速公路通往新竹市區的主要幹道-公道五路上,車流量龐大。基地周邊玻璃帷幕的高科技廠辦大樓林立,而順向西行不遠則是世博園區。基於環境的特性,我們從設計的最初就積極與業主討論突破傳統加油站印象的各種可能性...

展覽空間金獎 邊緣地景 (2015/06 當代設計雜誌 CONDE #267)
TID金獎特輯

2014年台灣室內設計大獎TID金獎專輯,邊緣地景榮獲展覽空間類金獎...

紙上草圖 | 邊緣地景 (2015/04 藝術觀點 ACT 春季號 #62)
當代藝術檔案 草圖集

"邊緣地景"是一個承載感覺的容器,透過感覺的發生,重新定義北美館的入口廣場。透過邊緣性的轉化,身體在其中遊走,時而連結建築物,時而連結植物、光線與風;有時聚集,產生群體的氛圍,有時離散,找到身體自身的角落...

X-Site地景裝置計畫]紙上策展 (2014/06 現代美術#173)
中景:空間意外與感覺關係-邊緣地景x北美館大廳

「北美館大廳」是作品嗎?或者說,他可以是一件作品嗎?如何可能?或許,從它與《邊緣地景-感覺的物質線》因著「X-Site地景裝置計畫」的意外開始。意外,不僅是偶然,毋寧是「大廳」作品的力量來自於一種「意外性」,他發生於觀者在兩造空間屬性、建築觀念、身體閱讀、可視與所視、規範限界及至人之存在等諸種層面的交錯,所形成「空間意外」與「感覺關係」之中...

邊緣地景─感覺的物質線 (2014/06 台灣建築雜誌)
The Landscape of Boundary - “Material-line” of sensation

在,建築生成之前?對一個思考的主體而言,建築,是模糊的浮動詞。正因為模糊,更顯其存在著可不斷探問本質的能量;是一條漫長的自我找尋,找尋不是為了結果,而是在每一個適當的時間,找尋一種適當的位置,並給出超越的創作語言,而這樣的超越性,需有大量的實踐作為基礎;更是一種透過感覺自身的存在,進而感覺世界的方式,每一次的存在,都在切斷既有熟悉的框架,再次進入陌生的境域...

X site 地景裝置計畫 『邊緣地景』隆重登場!! (2014/04 欣建築/現場直擊)
2014臺北市立美術館首次舉辦「X site」地景裝置計畫,這項融合建築裝置與當代藝術的計畫,將於北美館正門廣場設置一件臨時性的公共活動地景,展期持續從四月十二日(六)開始至五月十八日,大眾將目睹一個全新面貌的美術館廣場。...

邊緣地景─感覺的物質線 (2014/04 台灣建築雜誌)
The Landscape of the Boundary - “Material-line” of sensation

「邊緣地景」不是視覺的單一呈現,而是去思考與找尋承載感覺的物質性與邏輯;更非於廣場上再置入一個視覺性的空間物件,而是透過本質上的翻轉,呈顯一個體驗與思考的場域。我們用竹鷹架的邏輯作為描繪的座標,對北美館入口挑高大廳進行一比一的空間描繪,並挪移至廣場形成一正一負的空間,透過裝置的構築,同時進行建築的思考,兩者的時間性、物質性與空間組織同時被問題性地呈顯...

臺灣 竹鷹架的現代啟示錄 (2014/03 DFUN雜誌)
The Landscape of Boundary

藝術並非深不可測的殿堂,也非單一或自顧自的呢喃,拆解掉制式空間序列,運用地景與建築設計的力量,觀者可在理性的座標中尋找視野眺望的遠方,也能設身處地感受另一種藝術發生的現場。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 X site 地景裝置計劃,2014 年首屆優勝團隊陳宣誠 + 任大賢 + 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C.J.S Architecture-Art Studio) 以作品《邊緣地景》拿下殊榮...

旅行座標與時間門牌 (2014/02 欣建築/人物專訪)
書店裡的書,沒辦法傳遞香味、聲音、觸覺以及溫度,即使作者在書頁中賦予豐富的照片,也無法傳遞雙眼所見、親身所處的瞬間感動。人類的所有感知能再一剎那中,創造足以讓「畫面」保鮮的元素,使回憶能夠在這些零件拚湊之下還原。但不斷旅行到底是在追求什麼樣的發現或是意義?...

邊緣地景—感覺的物質線 (2014/02 欣建築/作品導讀)
對陳宣誠、蘇富源及任大賢三位來自完全不同學習背景的人來說,能共同執行北美館「X-Site」計畫是一個契機,更是一個有趣的組合!陳宣誠表示,「其實在徵選期間,我們三人分隔台北、台中及台南三地,我們除了善用臉書等社群介面討論設計以外,當要見面討論這個案子的時候,就選擇交通必經的地點,例如高鐵站,因此對我來說,這個案子的成型過程跟旅行也有些關係。」也因此對陳宣誠來說,在高鐵停留與其他人談設計是一個蠻不一樣的經驗,除了原來的交通需求以外,還多了停留、聚集及會合等不一樣的目的。...

在奧運結束之後 (2012/08 建築師雜誌)
繼1908、1948年之後,英國倫敦將於2012年第三度主辦奧林匹克夏季運動會,也將是全世界第一個三度舉辦奧運的城市。相較於第一次主辦時的倉促與第二次的拮据,這次倫敦要在金融海嘯之後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活動,難度並不亞於前。七年前,倫敦申辦奧運時的預算為23.7億英鎊。到了2007年,預算提高至93億英鎊。而根據英國SKY TV在2012年初發佈的一份報導...

東英格蘭Reepham低碳社區 (2011/02 建築師雜誌)
Low Community in Eastern England

Reepham Green Team是一個由居民與社區代表組成的非官方組織,關注永續發展議題,定期聚會並檢討相關的計畫,主動從社區內部推廣永續生活的重要性,主。這是個由下而上的自發過程,而不是從政府的政策規範開始由上而下的關係,所以在執行上更容易形成共識進而落實計畫...

倫敦東區的甦醒之路 (2010/09 建築師雜誌)
London Awake

從西元三世紀羅馬人在泰唔士河畔建立倫敦城開始,隨著帝國日漸強大,倫敦形成經濟貿易的中心,原本的城市環境無法負荷增加的人口而逐漸往外擴張。到了19世紀,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人口激增並且快速地向都市集中,大量就業人口造成工資下降到僅夠餬口的水準;住宅不足且昂貴,使得窮人與外來移民集中在過度擁擠的區域而產生疾病、犯罪等惡性循環的社會問題...

兩百年的追尋-約翰奈許的皇家軸線 (2010/07 建築師雜誌)
In Memory of John Nash, the Two Hundredth Anniversary of the Royal Mile in London

18世紀的倫敦人口快速膨脹發展,為了要塑造首都的形象成為新興帝國的中心並和歐洲大城相提並論,倫敦在接下來的兩百多年間陸續展開了一系列的建設,其中一項關鍵的規劃就是這條南北向軸線的形成...